1981年,黄埔一期的李默庵收到邀请,回国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没想到在会议上,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一看到李默庵,情绪就特别激动。
77岁的邓颖超紧紧握住同样77岁的李默庵的手,眼中含泪说道:“默庵,你总算回来了!你知道吗,恩临终时还在挂念你,他一直在找你。如今,恩来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可以安慰他在天之灵了。”
李默庵听着邓颖超的话,顿时泪水夺眶而出:“我愧对周总理。”
李默庵和周恩来之间的关系非常深厚,两人之间不仅有着合作的历史,更有着深切的友情。李默庵曾在周恩来的政治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其提供了支持和建议。在周恩来执政的时期,李默庵始终站在他身边,分享着许多重要的时刻。至于临终前,周恩来仍然惦念着李默庵,主要是因为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周恩来在病重期间,常常回忆起与李默庵的互动和朋友的陪伴,这种情感上的牵挂让周恩来在最后时刻依然关心着李默庵的情况,体现了他对这一段友谊的珍视与怀念。人情冷暖,历久弥新,周恩来的这一份牵挂,正是对友情最真诚的体现。
周恩来的一生中,担任了不少关键的角色,而使他从一名革命者变成领导者的契机正是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时的他还是个年轻人,刚刚20多岁。在黄埔军校,周恩来与李默庵的缘分也由此开始,彼此建立了最初的友谊。
李默庵是地道的湖南人,早年的时候,他遇上了革命先驱陈赓。陈赓年纪比他大,所以李默庵就亲切地称呼他为“陈大哥”。正是在陈赓的引导下,许多湖南的同学们踏上了千里之行,齐聚广州。
1924年,黄埔军校正式开校,陈赓和李默庵所在的军校合并到了黄埔,结果这些人就成了黄埔第一个年级的学员。在学校里,李默庵依然把陈赓当作大哥,而他和周恩来的相识,也都是通过陈赓这个桥梁。
陈赓和周恩来关系很不错,李默庵在黄埔军校里可算是拼劲十足,这让当时的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也十分满意。有一天,周恩来找上了陈赓,亲切地说:“陈赓,你那个小老乡李默庵真是个好苗子,可以考虑帮他介绍入党。”
于是,陈赓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去找李默庵,他告诉他:“默庵,你要想当个真刀真枪的革命军人,就得加入真正的革命党。你这样的人,应该加入共产党。”
李默庵那会儿才刚满20岁,是个挺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听了话立马就说,自己愿意加入共产党。
就这样,李默庵成了黄埔一期学生里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周恩来对他的选择十分欣赏,也心里乐滋滋的。周恩来觉得,李默庵绝对是个可以培养的好材料,要是能多加鞭策,他肯定能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同志。
因为这个情况,周恩来特意把李默庵叫来,亲自夸了他一番。李默庵当时可真是受宠若惊,没想到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两人之间也因此建立了一段师生情,但让周恩来没想到的是,不久后,李默庵却做了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
当时在黄埔军校,共产党的学生和国民党的学生可是针锋相对,李默庵身为共产党员,理应支持共产党,结果他却选择了“两不相帮”。
此外,李默庵还和外校的女生谈起了恋爱,屡屡缺席党小组的会议,这让小组长许继慎非常恼火,他和李默庵的争吵可不是一次两次。
蒋介石对李默庵这个兼具文采与武力的人才很是赞赏,他渴望能把李默庵拉进国民党。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默庵渐渐对共产党产生了兴趣的减退,开始向蒋介石靠拢。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李默庵坚决表示要离开共产党。周恩来听说了这事,心里可愤怒了,但也没办法。李默庵虽然心里对周恩来感到愧疚,但当时他并没有后悔的感觉。
接下来的十年里,周恩来和李默庵再没见过面。毕竟,李默庵曾是共产党的一员,所以他对共产党不像那些国民党党员那样充满仇恨。到了1936年“西安事变”时,李默庵驻扎在周边,周恩来特意去他那里拜访了一趟。
经过这么长时间再见到周恩来,李默庵心里有些紧张。不过好在周恩来并没有对此计较,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这次深入的交谈,李默庵对共产党产生了不少好感。
所以在接下来的全面抗战期间,李默庵主动和共产党合作。他不仅参与指挥了娘子关战役,还跟叶剑英一起创办了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专心培养革命干部。
尽管李默庵那时候身处国民党,周恩来还是对此表示欣慰。对周恩来来说,李默庵始终是当初那个努力进取的年轻人,只是走偏了方向,不过好在还有机会回头。
在解放战争期间,李默庵曾经与人民对立,直到1949年,他才觉醒过来,为湖南的和平解放付出了许多努力。
那个时候,周恩来心里还是想着李默庵,可惜的是,李默庵最终没有选择留在大陆,而是在海外漂泊了三十多年。
1975年12月,周恩来病情严重,心里依旧挂念着李默庵,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得到具体的消息,这成了他心中的一个遗憾。
1981年,李默庵回到了祖国,邓颖超特别开心,她把周恩来对李默庵的所有牵挂,悉数转告给了李默庵。
李默庵听后心里忐忑不安,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的大会上,邓颖超特意安排他在胡耀邦、屈武、胡厥文之后作为第四位发言,邓颖超的这一安排让李默庵倍感动容。
后来,黄埔的同学们成立了一个“黄埔同学会”,徐向前担任会长,李默庵则是副会长。在这个岗位上,李默庵为实现祖国的两岸统一,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虽然年轻时李默庵走了些弯路,但到了晚年,他始终在做正确的事儿。
所以也就不足为奇了,2001年李默庵以97岁高龄离世后,我党组织不仅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还把他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下一篇:没有了